服务热线:0431-84775888

全面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环保热点

时间:2020-07-23 13:15:06

        作者:长春冠宇屠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点击数:579    更新时间:2017-3-2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跻身“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开始,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高层重视,“十三五”时期或将进一步向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在国家五年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如此重视尚属首次。公报指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专家表示,这将有效破解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对环境执法进行过多干预的痼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切实执行。 

    夏光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将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顶层设计,由概念图转换成了施工图,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换。 

  一是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目标,呼应了全社会的热切期待。长期以来,对我国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一直不乐观,在6年前完成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趋势“总体尚未遏制”。现在,中央确定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将扭转我国生态环境的大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意义重大,同时也意味着“十三五”将实行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二是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为克服普遍的“城市病”提出了治本之策。近年来,我国新兴城市崛起很快,原有城市也大肆扩展地盘,各地普遍出现了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通病,居民幸福指数和痛苦指数同时上升,这主要是由不科学、不绿色、单纯追求集聚效应的城市化理念及其布局模式造成的。亡羊补牢,犹未晚矣,通过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增加城镇发展的绿色元素和生态功能,可以引导走上绿色城镇化的道路。 

  三是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进行环境治理,使环境保护回归其根本目的。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抓手的环境治理模式有其特定的历史功绩,今后也有其发挥作用的空间。现在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环境质量上来,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举措。在此过程中要看到,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不等于以其为环境保护的唯一目标。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环境质量,只是其中一项,而改造现行社会结构,培育具有绿色意识的一代新人,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这是不亚于改善环境质量,甚至比之更重要的目标。 

  四是实行环保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进步。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是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动作,目的是提高环境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消除或减少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管理的干预,多年来已在多地进行试点,成效初显,现在把它全面推开,将带来全国环保管理的新面貌。 

    吴舜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公报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发展、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吴舜泽对此解释说,创新发展理念、大幅度推进绿色发展进程,是公报的一大亮点。从“五位一体”到“五化同步”,再到“五个发展”框架体系,内涵吻合,步步深化,日臻完善。绿色是生产力,是发展的内容,是衡量的标准,是转型的方向。 

  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发展一起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内容。这需要通过深化文明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予以落实,落实“1+6”改革方案,加强环保督政、监测监管事权上收、环境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改革,推动各方履职尽责,实现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十二五”规划提出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五中全会公报则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吴舜泽说,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主线,将环境质量纳入约束性指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与多年来“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局部有所改善”等表述有质的差别,表明污染防治阶段和要求的转变。 

  这要求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制并重,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显著加大治理力度,稳、准、狠地实施综合治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抓“好”“差”两头,“大”“小”并重,全面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和社会共治,确保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要求,让公众有环境质量改善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内容看,在生态环境领域有哪些亮点? 

  无论是从公报的结构还是篇幅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既有融入式的设计,也有专门部分的阐述,符合“五位一体”的建设要求。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定好了位,设好了向,思想有定力,部署很全面,措施有创新。 

  在环保形势的评判方面,各界已经形成共识。近几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正处于历史高位,复合型污染的特征更加明显,环境质量状况非常复杂。但在各方治理下,到“十三五”末期,主要污染物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 

  今后五年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环境标准与要求提高期,加之遇上经济下行期,过关越坎的难度更大。为此,五中全会提出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发展方法和近零碳排放示范等积极方法予以统筹解决。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公报对此有哪些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做了重大突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十三五”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推进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促进发展的公平、可持续性,让每个百分点的GDP都包括含更多的科技含量、就业容量和更好的生态质量,实现环保与发展、环保与就业、环保与创新同步前进。 

  未来五年,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将会有哪些动作? 

  要按照五中全会要求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实施最严格的环境资源执法;二是把环境保护和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区域协调化、城乡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整体脱贫相结合;三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模式由从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向环境质量管理和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向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同步推进转变,真正形成以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监管模式。 

  十三五环保值得期待,但当前是否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目前是水环境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的战略相持期,虽然环境治理和环境承载压力大,但是恶化趋势放缓。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将在各种压力形成的夹缝中前行,环境保护治标措施以及环境与发展协调发展同步推进,艰巨性前所未有。 

  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不平衡。我国一旦进入制造强国,以后的环保工作就比较好做,目前是战略相持期,是最艰难的阶段。 

  为了让环境保护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必须建立科学、稳妥的发展战略。如果环境保护措施过度,可能伤经济元气,最终不利于环保;如不着急实施,环境问题将阻碍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以,解决环境问题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您对环保前景如何看? 

 

  在环境保护的前景方面,民生与消费成为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支撑,而民生与消费的持续动力则来自社会经济领域全方位的深化改革。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关键时期,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减少环境和资源成本所占的比重是必然选择。 

  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是肯定要过去的,至于什么时候迈过去,主要看创新型国家什么时间实现。目前来看,“十三五”末期,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取得重大进展,这将为中国全面进入以制造强国为标志的创新型国家,奠定物质和制度基础。 

 

   

    来源:环境保护

 

 

Copyright: Changchun Guanyu slaughtering food processing Co., Ltd
版权所有:长春市冠宇屠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电话:0431-84775888
吉ICP备09006273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